知识

大学家长群、面试带爸妈、上班要家访,是谁在培养「中国式巨婴」?

字号+作者:999玖人力资源有限公司-搜狐百科来源:时尚2023-09-24 21:21:45我要评论(0)

原标题:大学家长群、面试带爸妈、上班要家访,是谁在培养「中国式巨婴」?“大学生家长群”是怎样的存在?大学开学新生报到,校方挂出了满墙二维码,供家长扫描进群。美其名曰:“家长群”是为了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

原标题:大学家长群、大学面试带爸妈 、家长家访上班要家访,群面是试带上班式巨谁在培养「中国式巨婴」?

“大学生家长群”是怎样的存在  ?

大学开学新生报到 ,校方挂出了满墙二维码,爸妈供家长扫描进群  。培养

美其名曰:“家长群”是中国为了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大学的生活学习情况 。一旦出现压力过大或者心理问题  ,大学学校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 ,家长家访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。群面

可仔细想想,试带上班式巨怎么都觉得有点“孩子是爸妈你的 ,不是培养学校的”甩锅嫌疑。

如果说分享学生生活学习情况 ,中国听上去还算正常,大学但此前一位博主在网上分享的“学生家长团购水果群”真的令人大受震撼......

图源:小红书

现实中 ,类似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。

孩子二十多岁了,竟然还要在群里每天写小作文 ,张罗给好大儿租房、选课 、洗衣服?

这些学校和家长,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?

这种类似于对中小学生管理模式,到底还要在中国孩子身上延续到几岁 ,父母们才肯放手 ?

展开全文

成年巨婴之养成

上学带群 ,面试带妈

来看看这组截图,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高中家长群。

图源 :小红书

原来是某大学辅导员为了促进家校携手 ,特地建的大学生家长群 ,顺便可以把学校发的通知同步给家长。

但其实就是在变相声明 :孩子不是学校的 ,出了事家长也要负责  。

学生日常一点点细枝末节的事情,都要在家长群里大肆宣传,生怕学生没办法做决定一样。

有个别家长因为长久以来都在围着孩子转 ,一旦孩子考上大学,就会沦落为“空巢老人” 。

与孩子长时间分开的家长患上了“分离焦虑”,他们希望能找到一个抱团取暖的地方 。

而家长群就像一个“监视探头” ,可以把他们带到孩子的身边 ,从而获得安全感 。

图源:网络

群里哪怕只转发了一张照片,哪怕只是一个侧脸或者模糊的背影,他们也能第一时间分辨出哪个是自己家的 ,接着就是一片掌声和抱拳 。

图源:网络

面对这种“孩子 ,看你往哪里逃”的压迫感,网友们真心觉得:这分明就是在制造“巨婴” !

而更离谱的的“家长群”不仅要三令五申 ,还要分享大考小考的各种排名......

期末一到第一时间收到孩子的考试成绩 ,不担心孩子找掩护藏着掖着,打开个Excel表孩子啥分数一览无遗 ,还能顺便整理出个排名来 。

图源 :网络

难不成是大学老师毕业太久 ,他们难道不知道现在连中小学都不干这样的事了吗 ?

图源 :网络

如果说“大学生家长群”的杀伤力是蜻蜓点水 ,那么“员工家长群”绝对是毁灭级的。

想象一下,一个30+的中年社畜 ,每天上班除了担心被公司毕业,同时还要在家长群随时“社死” ,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?

即便是没有建群,但却依然没有逃过公司要“家访”的变态规定 。

图源 :微博

对员工的家事竭尽全力地关心 ,想方设法要家长电话 ,就算是入职10年的老鸟都逃不过被“囚禁”的命运。

从此,“生活工作不分家,老板相当于我爸”,这样上班不比上坟还可怕 ?

图源 :公众号

原来 ,18岁的那场“成人礼”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独立 。

中国式家长 ,永远不会“下岗”。

不被信任的成年“孩子”

不肯放手的社会

南京一所大学曾针对学生做过《关于大学生对大学家长群的态度》调查问卷,结果显示:

57.14%的学生反对“大学家长群”,35.71%保持中立  ,只有7.14%表示支持 。

大家反对的理由,无非“不自由” 、“已成年” :

  • 特别反感,出省读书就是想独立 ,现在搞得每天被监控一样 。
  • 不明白为什么上大学了还要像小孩子一样被家长管着 ,家长一方面又说我们要学会独立。
  • 孩子成年了 ,不要用自己那一套认知去逼迫孩子们生活了。

无数的成年孩子 ,离开家之后才意识到:

父母 、老师很多时候说的“我是为你好”“我关心你” ,言下之意却是“你不会”“不懂”“不行”的不信任 。

有的会在孩子18岁离开家后 ,实时在手机上查看定位。

只要孩子出校门和朋友吃饭 ,就会打电话问朋友的性别、年龄 、学校和工作 。

图源:小红书

周末不小心睡了两个小时懒觉 ,妈妈联系不上,立马买高铁票来找人。

有的甚至还有跟着孩子参加公司团建,趾高气昂地摆架子、凶孩子 。

图源:网络

入职的时候和领导各种攀关系,生怕孩子不会说话 ,要一遍遍示范给孩子看  ,做他的嘴替  。

图源 :知乎

不仅是父母 ,就连很多大学、单位  ,都认定孩子刚上学、刚走进职场独立性不够 ,自己得事事操心 、多监管提点,否则天就会塌 。

所以,他们整天拿个探测器,像八爪鱼那样把孩子紧紧拽在手里 ,毫无节制地干涉。

这不是爱 ,而是害 。

看多少孩子一副大人模样,心智却依然幼稚  、任性  。

别人看电视吵到他 ,他会叫别人滚蛋 。

图源:知乎

被婴儿车轧到脚后跟 ,call了110和120还不够 ,一定要爸爸到现场处理 。

大学毕业去公司面试还要带着爸妈,明明读完博士都40岁了,租个房子博导还要通知家长,咨询意见 。

参加工作,怕被上级辞退  ,家长也逮着机会跟领导求情......

敢情这些年的饭都白吃了?

图源:网络

家长们总是习惯控制、包办和代劳,让“孩子”增长的只是年龄 ,而不是见地和能力。

不管去到哪里 ,他都会第一时间找可以依赖的人 ,想撑开翅膀拼命地飞,永远飞不起来 ,迟早被社会淘汰。

学会分离,是成年人的必修课

对于大学生家长群 ,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表达了这样的观点:

“家校共建是很重要,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家长群这样的信息交流渠道全盘否定  ,但‘老师和家长要知道界限在什么地方  ,一味包办必会剥夺孩子的成长机会 。’”

图源 :网络

如果父母没办法厘清和孩子之间的边界感 ,什么事都要和孩子绑定在一起 ,那孩子的结局必定是灾难。

能让孩子从“成粘人”转变成“成年人”的 ,关键在于分离。

心理学有个名词 ,叫“心理断乳”。

意思是孩子在成年后,需要完成分离的过程。

而它的意义 ,是让孩子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 ,而不是在别人监管下的生活。

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 ,不管是幼儿园、小学 、中学还是大学、职场  ,无时无刻不在探寻独立的自我。

他内在的小人  ,不停地拉扯他要“做好自己”“独立尝试一下”。

既然如此,家长和社会需要认清事实 :这些人成年了,没必要时时刻刻盯着他,看着他的生活 、学习和工作。

谁的人生不是从0开始,从“不会”到“会”的过程呢 ?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未来三天江苏仍多阵雨 天气持续凉爽

    未来三天江苏仍多阵雨 天气持续凉爽

    2023-09-24 21:07

  • 欲打造中国版迪士尼?泡泡玛特定位第一,实力第二

    欲打造中国版迪士尼?泡泡玛特定位第一,实力第二

    2023-09-24 19:45

  • 三伏天吃什么最养人?

    三伏天吃什么最养人?

    2023-09-24 19:37

  • AUTO设区

    AUTO设区

    2023-09-24 18:36

网友点评